close

資料來源-中時電子報

德國柏林消費電子展(IFA)將於9月6日揭開序幕,各家品牌廠皆將展出年度旗艦產品,此次展覽的一大亮點為三星(Samsung)將於9月4日發表的智慧型手錶Galaxy Gear。智慧型手機、平板等行動電子產品逐漸取代PC成為主流運算裝置之後,業界看好下一波商機來自可穿戴式智慧電子產品(wearable smart electronics),相繼投入研發。

根據Gartner於年初之預測,至2016年,可穿戴式智慧電子產品之產值將上看100億美元。然而,智慧型手錶能否如預期成為品牌廠及供應鏈的新獲利來源,仍待市場考驗。此外,中國等新興市場白牌製造商的崛起又會為此一市場投下變數,亦有待觀察。

市場目前點名的可穿戴式智慧電子概念股包括:鴻海(2317)、和碩(4938)、華寶(8078)、華冠(8101)、神達(2315)、英業達(2356)、宏碁(2353)、華碩(2357)、正崴(2392)、洋華(3622)、兆遠(4944)、越峰(8121)等。

神達邁入第4個10年,也進行大瘦身,自9月12日起,改以「神達控股」(3706)。神達擬定方向為全力向「雲」、「端」衝刺,神達「穿戴式裝置」的部分,第4季包括以自有品牌、代工產品都將量產上市,旗下自有品牌Magellan推Echo Smart跑步智慧錶,第4季度可望接下新穿戴式裝置代工客戶。

資料來源-聯合理財網

隨著Google的Glass、蘋果(Apple)也將推出「iWatch」,市場上掀起一波穿戴式科技(Wearable Technology)熱潮,成為現階段科技產業最夯的話題之一,將於9月份登場的德國柏林國際電子消費品展覽會(IFA)也傳出三星將發表智慧手錶,備受市場矚目。

台灣廠商不讓韓廠專美於前,也積極卡位布局,正崴(2392)先前就提到明年穿戴式產品業績將突破百億元,英業達(2356)董事長李詩欽更直指,在穿戴式裝置商機上,台灣不能落後,而廣達(2382)董事長林百里表示,穿戴式裝置不會缺席。

穿戴式裝置商機湧現,今年可望為穿戴式科技元年,許多市場調查機構也看好其未來大幅成長力道,包括資策會MIC預估,2014年全球穿戴式裝置產值可達31億美元,2018年更將攀升至341億美元,顧能Gartner也預估,2016年全球可穿戴式裝置產值將來到100億美元。

穿戴式裝置應用結合雲端,主要用於消費電子、企業與通用、醫療保健、軍事航太等部分,現階段市場上,以健康應用包括運動管理、生理狀況記錄監測,以及健康規劃占最大宗,同時還有與手機相關的應用最先出現。

對於穿戴式科技,台灣連接器、NB代工廠皆摩拳擦掌積極投入,正崴看好穿戴式科技為未來趨勢,結合雲端可讓產品更多元化,正崴也與多家品牌廠合作,並與成大攜手布局健康醫療雲端,預期穿戴式裝置產品明年占公司業績10%,約達100億元水準,展現積極企圖心。

英業達旗下英華達除了小米機訂單外,相關智慧手錶布局也開始小量出貨,李詩欽強調,在穿戴式發展上,若不朝此布局就會失去先機,手機是穿戴式的主機,廠商若沒有在手機發展,就會失去支撐點,具備手機開發經驗及技術相對會較有優勢。林百里也認為,穿戴式科技很熱門,但要發展仍需要時間,現在市場量雖仍不大,但廣達在這領域的發展上不會落後。

市場對於穿戴式科技裝置充滿期待,9月份IFA即將登場,三星傳出將發表智慧手錶,正面迎擊蘋果iWatch,穿戴式裝置議題發燒,為人類生活帶來更多便利,不過在發展上,仍須有雲端、軟硬體的配合,產品要大幅成長仍需3年以上的時間進行發酵。

1  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心爸 的頭像
    心爸

    心爸股票研究室

    心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